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3章(2 / 3)

写了展出要求,位置远近不是问题,关键是得有光。如今她四下环顾,才惊觉自己竟然被安排到了全场最暗的角落,心里顿时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。

&esp;&esp;于是她干脆趁得验货人不备,偷偷藏了只盏进袖子。

&esp;&esp;巳时正刻,以黄慈为首的评审团落座。他今日穿了身灰茶色绢质直裰,衬得他整个人容光熠熠,丝毫不见被陈方平之死影响的阴霾。建州府知州和薛清分坐于黄慈两侧,再往外几个,就是些瓷茶爱好的藏家。

&esp;&esp;品鉴先由几位主审观看后提名,再由专人取来,在堂院正中的长案向众商户展示。而姚月娥也在此刻偷偷混进了商户之中,想看看这帮人准备耍什么花招。

&esp;&esp;不多时,展会正式开始,随着展台上遮布的揭开,一只只各式各样的瓷盏,在众人面前一一亮相。

&esp;&esp;也是这时姚月娥才发现,站在她所处的商户观展位,角落里的那些瓷盏,根本难以看清。而正位上的评审也都像是说好了,纷纷只叫看何家、邱家和林家几位颇有名气的大家作品。

&esp;&esp;她的那些瓷盏一个因着距离远,一个因着光线差,一直默默陈列在角落,很是副无人问津的惨样。

&esp;&esp;这一幕,也恰巧落在了假扮行商、混在人群的封令铎眼里。

&esp;&esp;不知怎的,有一瞬间,他又想起那只曾经伶仃挂在封府廊下的香囊,不觉恍惚了一下。

&esp;&esp;那日姚月娥在龙窑前笑靥如花的样子突然闯进来,封令铎想起她院子里挨挨挤挤的泥胚,还有寝屋里满桌满地的画稿。

&esp;&esp;那种想逼她知难而退的念头,倏尔便有些动摇了。

&esp;&esp;不过是烧窑制盏,他封令铎莫非还满足不了?

&esp;&esp;他甚至可以在大昭的任何地方,为她批下一座山,再修上十个八个龙窑。但凡她喜欢,她就能有这辈子都烧不完的盏。

&esp;&esp;封令铎觉得自己不该对这种小事排斥或者不安,于是冷脸示意身旁的仆从,叫看姚月娥的盏。

&esp;&esp;然不等仆从开口,堂院里响起一道清朗的声线。

&esp;&esp;评审位上的青衣郎君温声开口,对那长案前的伙计笑道:“能看看西南角那位师傅的盏么?”

&esp;&esp;第20章 抢人光天化日抢他媳妇

&esp;&esp;话一出,关注点一直在几位大家的众人齐齐怔愣。

&esp;&esp;负责取盏的伙计还跟薛清确定了一下,“薛老板说的是西南角的那个展台么?”

&esp;&esp;“正是。”薛清笑着回应,神态温淡从容。

&esp;&esp;一时间,众人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了西南角的那一块区域。

&esp;&esp;“好嘞,薛老板您稍等。”伙计点头应了,转身将上面的瓷盏都取了过来,逐一放置在堂院正中的长案上。

&esp;&esp;此时午时刚至,日光正盛,春日潋白的阳光如水,泼洒其上,为每只瓷器都镀上悦目的华彩。特别是那只暗藏乾坤的乌金盏,强光之下,隐有金光折射,浮动如夕阳余晖,夺目似金星凌日。

&esp;&esp;人群中已有人发出低低的喟叹,询问这是哪家师傅的手艺。

&esp;&esp;“奇淫巧技,哗众取宠,总归还是上不得台面。”评审席上,有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呲笑一声开了口。

&esp;&esp;他穿一身秋香色暗云纹丝锦长袍,头戴黑色方山巾,长须美髯,端的是文人雅士的衣着作派。早春时节,天气不见炎热,那人却手持一把折扇,说话时轻摇慢摆,神色倨傲。

&esp;&esp;取盏的伙计被这么一岔,一时有些尴尬,站在长案后面,笑得不太自然。

&esp;&esp;薛清却似全不被他所扰,依然挂着那副亲和的笑,态度淡然地问那人到,“魏老先生有何见解,不妨直言。”

&esp;&esp;这人是建州府颇有名望的魏氏家主,早年曾在淮南路为官,致仕后返乡,又在新帝登基时率先表态归顺。新帝予以嘉奖,他便名正言顺地成了这十里八乡有名有望的乡绅。

&esp;&esp;他因着本就出身大家,又见过些世面,平日里还喜欢书画茶瓷等高雅器物,如今说的话,自然是颇有些分量的。

&esp;&esp;那人听了薛清的请教,倒也不客气,“哗啦”一声收了折扇,轻点着那只乌金盏道:“这只黑釉盏线条收束过多,虽流畅,但不够大气,金沙式样半遮半掩,一来媚俗,二来小女儿情态,忸怩含羞,上不得台面。如此粗俗之作,怎可以上大雅之堂?说出去,也只是贻笑大方罢了。”

&esp;&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